“保险是骗人的!” “保险公司就是骗子!”作为从事保险业培训20多年的保险老兵,每当看到这样的问题时,就感受后背后发凉、如鲠在喉,说真的,也替900万保险从业者感应有些悲伤甚至是悲壮!在一次老同学聚餐时,当我提到保险的话题,马上有个老同学站出来讲:“我以为保险不能买,就是骗人的!”我好奇地问:“保险公司骗过你吗?”他义正辞严地说,前年一个朋侪说买过一个保险,似乎是什么疾病险,厥后生了一场,住了15天院,疾病险保险交了3年每年1万多保费,最后保险公司却说不切合理赔条件,一分钱没有赔。你看,太忽悠人了!我问他:“他买的是重疾险还是医疗险?得的什么病?他说我也不清楚,横竖是交了不少钱买的保险,最后一分钱没赔,保险公司太坑爹了!”同桌的同学有些人随声赞同,有的保持缄默沉静。都是老同学,饭桌上碍于情面,欠好多说,我只是劝他道:“保险其实是个很专业的领域,外面的人看保险多是雾里看花,往往容易耳食之闻,不明就理,所以在相识真实情况时,不能妄下结论。”一般情况下,只要客户告保险公司的案子,舆论都市相当努力,吃瓜群众也乐于围观,其实舆论界真正懂保险的人屈指可数,所以往往泛起一个案子出来,一边倒的舆情导向客户一方,保险公司经常成为有磨难言的苦主,经常是以通融赔付比力多。
认为保险骗人的,归纳起来主要是几种原因:一、投保了,却不知道自己保了什么许多人在投保时基础不仔细研究保险条款,究竟保险条约那么长,又那么多专业术语,如果业务员不详细说明,没几个客户去认真研究,如果遇到不专业的署理人,不做须要的说明,或者买的时间长了,许多人甚至搞不清楚自己保的医疗险还是重疾险。市场上近百家寿险公司,重疾险、医疗险种种条款成千上万,每个条款保险责任差别,传统的医疗险跟现在现在市场上主流的百万医疗产物也有很大差别。重疾险更是有条件赔付,这里的重疾不是我们所明白的重疾,而是保险条约里约定的重疾,重疾病种100多种,有些病是分重症、中症、轻症,每种病在保险条约中都有详细的疾病界说,理赔的前提是切合这些疾病界说,重疾产物中有一次赔的有多次赔的,多次赔也是有条件的,也要满足相应条件。
有些人说,你看这么庞大的疾病界说谁搞的懂?不是保险公司用来忽悠消费者,居心不赔的吗?保险的生长史历经200多年,保险的设计是基于精算原理,大数规则、风险概率、死亡率、收益率、用度率等庞大数据,严格测算,精算师的证书在全世界都是金字招牌。现在市场上所有重疾产物的疾病界说是2007年4月3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汇合作制定《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界说使用规范》的。
近年来随着市场主体的增多竞争的加剧,保险行业的产物迭代速度很快,各家公司在此25种大病基础上,又扩宽到100多种疾病。又因重疾的理赔概率相对较低,又将重疾的病种延展到赔付率较高的轻症和中症;从一次性理赔,扩宽到多次有条件理赔,应该说,近年来,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是快于行业羁系,值得勉励的。
前几年还出过一个笑话,有个买了车险的客户得了重疾,哭着喊着让保险公司理赔,保险公司拒赔,他就随处说保险公司是骗子。二、未如实见告,导致保险公司拒赔(2017)内7101民初第208号司法案例2013年1月,李某为自己购置了一份重疾险。2016年8月,也就是3年半后,李某感受身体不适,前往医院就医,被确诊为慢性肾功效不全尿毒症期。
然后李某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但保险公司经观察发现,李某在投保前(2012年8月)曾患有贲门损伤伴消化道大出血和急性肾功效衰竭,但李某在投保时,并未推行如实见告义务,保险公司遂做出拒赔的决议,并宣布排除条约。李某不平,便把保险公司告上法庭。
这是一个典型的带病投保案例,但法院最终还是判赔了。李某的条约建立三年零七个月,凌驾了2年,保险公司不能排除条约,需要负担赔偿义务。要知道,保险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最大诚信原则,李某在投保前得了急性肾功效衰竭可不是什么小病,如果如实见告,肯定是过不了核保的。
所以这个案件,法院判保险公司不赔,也没什么可说的。可是,法院仍以“两年不行抗辩”为由,判保险公司赔偿,这很显着是偏向消费者的。
但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此主依据,就不如实见告呢?如果署理人勉励你可以不如实见告,你如果有现场录音的话,倒是真可以做为保险公司误导客户的证据。出险的时候这个不卖力任的署理人可能已经去职了,而保险公司将成为背锅侠!三、保险署理人/保险经纪人误导客户我们知道保险行业因为行业特性,保险署理人的流动性极大,行业平均年留存率只有30%,也就是说有70%的业务员在还没有成为专业署理人之前就脱离行业了,另有少量在各公司游走的“保险跳蚤”,固然正常跳槽的除外。
有些客户如果遇到了很不专业的保险署理人,可能是亲戚朋侪买的人情保单,或者署理人为追求小我私家利益给客户推荐贵的而不是对的保险都并不鲜见。保险的种类繁多,保险产物功效五花八门,单是寿险公司,保人身意外的、保障家庭责任的、保医疗的、保收入损失的、子女计划、养老计划、资产传承计划、资产保全计划、免税资产计划等,同时有些保险又是极佳的现金流治理工具、资产设置底层资产、恒久无风险收益理财等功效,差别年事、差别职业、差别家庭配景、差别财政状况等因素决议了差别家庭和小我私家的风险属性及适配的差别产物,高端人群的保险计划不仅需要保险,还需要财商、法商、税商等综合领域的专业知识,才气做到。所以买对保险,要找对人才是关键!就像看病找专家一样,难打的讼事找名状师一样,买保险也一样要找专业人士。四、保险公司的问题如果一点不提保险公司的问。
本文来源:威尼斯人在线登录-www.megkellyformayor.com